心理科普
团体中的宽恕日期:2025-09-06 浏览:414
在团体运作的常规过程中,会不断出现多种伤害和痛苦的情况。成员们会以多种方式伤害彼此,比如对求助或理解的请求置之不理、做出尖刻的回应,或者只是无法理解对方的经验。其结果是双方(个人以及整个团体)之间的关系遭到破坏。治疗师也可能成为伤害的根源。如果这些伤害能够被承受并得到处理,如果能够实现宽恕,那么这样的过程就能成为对团体成员而言极具力量且具有矫正性的经验。
Horwitz(2005)指出两大类的宽恕:“有些人寻求为自己的过错获得宽恕,而另一些人则曾遭受过伤害,他们可能会给予宽恕,也可能不会给予宽恕”(p.489)。其中涉及许多复杂的因素。造成伤害的一方可能会顽固地拒绝满足或平复另一方;例如,他或她可能会卷入一种施虐受虐的关系。
从心理动力学角度来看,宽恕的能力最初是在母子关系中形成的,即孩子伤害了母亲,而母亲选择了原谅。孩子认同母亲善良、宽容的特质,这为日后具备宽恕的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Horwitz,2005,p.495)。
Siassi(2007)提出:“在重要的亲密关系中,失望的期待会破坏个体的自恋平衡,从而导致一种典型的防御性人格结构,聚焦于经验的数量而非质性方面”(p.1424)。
Aaron Lazare(2004)曾深刻地论述了道歉在人际关系中的力量:“最深刻的一种人类互动就是给予和接受道歉。道歉具有治愈羞辱和怨恨、消除复仇欲望以及促使被冒犯的一方宽恕的力量……道歉过程的理想结果是和解与修复破裂的关系。”(p.1)
真诚的道歉和宽恕是成熟度提高的标志。在团体治疗中,有多个机会来“练习”给予和接受宽恕。不宽恕意味着这个人可能深陷于对怨恨的执着之中,需要通过剥夺对方获得解脱的机会来伤害对方。不接受宽恕可能反映出所遭受伤害的严重性,或者代表报复心理,即希望对方像自己一样遭受同样的痛苦。
注:节译自Psychodynamic Group Psychotherapy(Ed.5),J. Scott Rutan, Walter N. Stone, Joseph J. Shay. 2014
周一晚间网络团体:http://www.boboxinli.com/display.php?id=1314
Horwitz(2005)指出两大类的宽恕:“有些人寻求为自己的过错获得宽恕,而另一些人则曾遭受过伤害,他们可能会给予宽恕,也可能不会给予宽恕”(p.489)。其中涉及许多复杂的因素。造成伤害的一方可能会顽固地拒绝满足或平复另一方;例如,他或她可能会卷入一种施虐受虐的关系。
从心理动力学角度来看,宽恕的能力最初是在母子关系中形成的,即孩子伤害了母亲,而母亲选择了原谅。孩子认同母亲善良、宽容的特质,这为日后具备宽恕的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Horwitz,2005,p.495)。
Siassi(2007)提出:“在重要的亲密关系中,失望的期待会破坏个体的自恋平衡,从而导致一种典型的防御性人格结构,聚焦于经验的数量而非质性方面”(p.1424)。
Aaron Lazare(2004)曾深刻地论述了道歉在人际关系中的力量:“最深刻的一种人类互动就是给予和接受道歉。道歉具有治愈羞辱和怨恨、消除复仇欲望以及促使被冒犯的一方宽恕的力量……道歉过程的理想结果是和解与修复破裂的关系。”(p.1)
真诚的道歉和宽恕是成熟度提高的标志。在团体治疗中,有多个机会来“练习”给予和接受宽恕。不宽恕意味着这个人可能深陷于对怨恨的执着之中,需要通过剥夺对方获得解脱的机会来伤害对方。不接受宽恕可能反映出所遭受伤害的严重性,或者代表报复心理,即希望对方像自己一样遭受同样的痛苦。
注:节译自Psychodynamic Group Psychotherapy(Ed.5),J. Scott Rutan, Walter N. Stone, Joseph J. Shay. 2014
周一晚间网络团体:http://www.boboxinli.com/display.php?id=1314
周五晚间网络团体:http://www.boboxinli.com/display.php?id=1315
周日上午网络团体:www.boboxinli.com/display.php
上一篇:团体中的羞耻
下一篇:BoBo心理简讯:夏红卫老师中银直播高考心理辅导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