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荆棘与玫瑰:在图式疗法中改写人生的脚本日期:2025-03-05 浏览:878
咨询室的百叶窗将阳光切割成细密的金线,落在苏晴交叠的双手上。这位四十岁的急诊科护士第三次将茶杯推到桌角,仿佛要把自己缩进米色的针织开衫里。
“所有人都说我是科室最贴心的护士,可每次听到这句话”她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我都觉得有根长长的铁丝在我的胃里不断地搅动。”
一、被困住的奉献者
当苏晴说起连续三个月替同事值夜班导致心律失常时,窗外的梧桐叶正沙沙作响。她的叙述像精密的手术刀,剖开二十年职业生涯里无数个“应该”:应该给流浪患者垫付医药费,应该替失误的实习生顶班,应该咽下主任不合理的排班要求——哪怕,丈夫的离婚协议就躺在床头柜里。
“上周我晕倒在输液室,醒来时听见护士长说‘幸好有苏晴这种奉献型人才’。”她突然用手遮住眼睛,“可我当时...竟然觉得很满足!”
咨询师的脑海中浮现出“自我牺牲”几个字。这种自幼照顾酗酒母亲形成的生存策略,早已化作吞噬她生命力的藤蔓。
二、童年的镜子
“能说说你八岁生日怎么过的吗?”第三次咨询时,咨询师和苏晴一起探索。
苏晴的手指紧紧的抓住了沙发的扶手:“妈妈那天喝了很多酒,胃出血,我趴在急救室的地板上写作业...”“后来邻居阿姨送我块蛋糕,我说妈妈更需要营养...”
“我觉得这些本该属于你的温暖,似乎在很多年前就被碾碎了。”咨询师尝试更多的理解苏晴。
苏晴开始流泪,她第一次为此放声痛哭。那些被压抑的童年需求,正在治疗中破土而出。
三、意象中的荆棘丛
“轻轻闭上眼睛,告诉我你看见了什么?”第十五次咨询时,治疗师轻声引导着苏晴。
“我看到一个手里攥着一块饼干的小女孩...”苏晴的呼吸逐渐急促。意象中的童年病房里,母亲输液的滴答声与急诊室心电监护仪的蜂鸣重叠。
“小女孩说了什么吗?”
“她希望我牵着她的手走到生日蛋糕跟前...”苏晴突然哽咽。
意象里的成年自己正将一块奶油蛋糕放在小女孩的手掌心。当蛋糕的香甜滋味在舌尖润开时,泪珠滑落在苏晴的毛衣领口。
几次深入的会谈之后,治疗师用彩笔在白板上画出了苏晴在意象中多次出现的荆棘的样子:“这些荆棘,是你用自我牺牲编织的铠甲。但现在,我们需要让玫瑰从荆棘丛的缝隙里生长出来。”
四、空椅上的力量唤醒
第十九次咨询,治疗师增加了一把空椅子,邀请苏晴尝试代入八岁的自己,然后温柔问道:
“可以告诉我,如果八岁的你坐在这里,你在想些什么呢?”
“如果我不乖,就没人要我了。”小苏晴在座椅上蜷缩成一团。
“你想对八岁的你说句话吗”治疗师专注地看着苏晴的反应。
“你...应该更好的照顾你自己。”座椅上长大的苏晴还不是那么坚定, 说完后立刻看向咨询师。
“你做的很好,你可以给小苏晴更多一点的信心吗?”咨询师引导长大的苏晴。
“别怕,我就在你身边保护你...”
“我现在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帮助你!”
......
“那你可否告诉我一些你一直想做却没做的事情,想说但没说出口的话吗”咨询师鼓励小苏晴。
“我想周末去游乐园...坐旋转木马...吃彩虹棉花糖...”
......
“我很害怕,我希望妈妈不要再喝那么多酒,我希望妈妈能给我过生日...”
小苏晴宛如春日里阳光下的幼苗,慢慢绽放出勃勃的生机和力量。
五、人生脚本的改写
周五清晨,苏晴站在主任办公室门口。那张总让她胃部抽痛的排班表正在掌心发烫。“王主任,这周日的夜班我无法替班。”她说出这句话时,听见童年那个躲在医院急救室写作业的小女孩,发出了坚定有力的声音。
“昨天科里新来的实习生悄悄塞给我护手霜。”苏晴对治疗师说,她的笑容比窗外的春光更加明亮,“她说看我总在照顾别人,希望我也能被照顾。”此刻她终于理解,真正坚固的善良,永远建立在完整的自我之上。
每个人的世界里都会编织进伤痛,糟糕的图式或许是一直伴随着我们,带给我们伤痛的荆棘,治愈也并不是要拔除所有的刺,而是学会让刺与花共存。而完整的自我,本就是同时长着尖刺与花瓣的。
当我们允许自己在荆棘中培育玫瑰,让给予和守护的雨露浇灌干涸的童年,那些曾令人窒息的藤蔓,终将成为托起生命的枝条。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本故事旨在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图式疗法,文中涉及的咨询相关技术,文中涉及的咨询相关技术是为故事情节的需要所进行的描写,已省略诸多技巧细节,切勿模仿,如果对图式疗法感兴趣,请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
BoBo psychology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