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你以为孩子在“瞎玩”? 其实他们在解锁“超能力”!日期:2025-05-06 浏览:563
亲爱的家长朋友,在养育孩子这场温暖的旅程里,我们都怀揣着最柔软的期待。有些父母像细心的筑路人,总想用自己的经验为孩子铺好通往未来的平坦大道;有些父母则是温柔的守护者,愿意蹲下身来,耐心倾听孩子心底的声音,让他们的真实模样自在生长。
其实呀,这两种满含爱意的教育方式从来都不是单选题。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小生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我们既要牵着他们的手眺望远方,也要放慢脚步,听听他们今天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心情是晴是雨。
生活中,我们或许收藏了许多规划孩子未来的小妙招,却常常忘了给孩子的内心世界多留些关注的目光。但当你试着弯下腰,蹲在孩子的高度,用心观察他们眼中的奇妙世界,就会发现,那些藏在童真里的珍贵能力,正像春天的嫩芽般,悄悄破土生长……
前段时间,我分享了一篇育儿文章——http://www.boboxinli.com/display.php?id=1346那些被允许慢下来的成长瞬间(可点击阅读),在我想要带女儿打卡“应该”去“有意义”的地方,而她却沉浸在挑选自己喜欢的雨花石时,那种专注令我动容。很多家长反馈看到孩子有同样的时刻:投入地趴在地上艺术创作,弄了一身颜料脏兮兮;不愿意出门玩要在家用废纸盒制作房子;蹲在地上观察蚂蚁搬家……
当我们允许孩子专注于看似“无意义”的活动时,他们内心世界里会有什么样的声音?他们的大脑正在发展着哪些我们看不到却非常有价值的能力呢?
一、自我认知超能力:
我知道我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当孩子挣脱我们的预设,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哪怕在大人看来毫无意义),他们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声音呢?
“这些石头这么好看,很特别,每一块的纹路都不一样,就像大自然画的画。我很喜欢,我要把它们都收集起来,回家慢慢欣赏。”
“我不要去买新玩具,废纸盒才好玩呢!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它们变成各种东西,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
……
当孩子拥有更多“我要……”“我喜欢……”“我不想……”“我可以……”这类体验时,将会逐步发展出较高的自尊水平与积极的自我认同。孩子会更加明确自己的喜好,拥有自主决策的能力,并能够主动且积极地探索未知领域。他们不再轻易被外界的声音左右判断与选择,不依赖外部评价来获取自我满足,而是通过自身认同的方式收获成就感。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能够坚定地为自己的人生方向负责,心无旁骛地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想做的事情里。即便遭遇困难与挑战,也能凭借内在的坚定力量勇敢面对、从容应对。
就像小树苗需要自由伸展枝丫,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长方向,那些总被“应该玩这个”“必须做那个”打断的孩子,就如同被修剪成统一造型的盆栽。他们或许会活成别人期待的模样,却失去了感知“我想要什么”的能力,失去了那份独一无二的灵动与鲜活。
当然,家长的角色并非放任不管。我们仍需为孩子搭建一个安全的环境,设置必要的边界,这既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坚实保障,也是我们给予他们的无声支持。同时,我们要尽到引领与指导的职责,如同灯塔为航船指引方向,在孩子迷茫时给予指引,在孩子困惑时给予启发,助力他们在自主成长的道路上稳健前行。
二、情感联结超能力:
原来我的后背永远有温暖
当父母允许孩子专注于喜欢却看似“无意义”的活动时,孩子的内心会奏响怎样的温暖旋律呢?
“虽然妈妈想带我去看灯会,因为我喜欢小石头,我在这里慢慢挑选,妈妈在这里默默的等我,我的喜欢很重要,妈妈是支持我的。”
当孩子旧纸盒剪得满地都是,说要给盖大房子,父母没有阻止,还递上了尺子和胶水。孩子可能会在心里欢呼:“爸爸妈妈居然支持我做这件事,我一定要做出最漂亮最结实的房子!”
……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指出,当家长允许探索而不中断,孩子会将家长视为“安全基地”。这种“安全基地”式陪伴会让孩子形成珍贵的心理资产:既有勇气探索世界,又深信回头就能看到张开双臂的父母。
当父母以退为进守护孩子的探索欲时,那份静默的注视恰似在构筑生命的“安全岛”。这种根植于童年的安全感,终将化作成年后面对困境时的底气:“世界或许荆棘密布,但我永远拥有重新出发的勇气”。
三、脑洞大爆炸超能力:
我在脑袋里建了一座魔法学院!
当孩子全身心投入在那些看似“无意义”的活动里,恰是大脑神经元疯狂搭建认知网络的黄金期,他们正不知不觉地完成着多项重要能力的发展。
1.审美力:自然与艺术的双重启蒙
“这个蓝色和黄色混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这颗石头上的纹路像山峦起伏,这颗颜色红得像燃烧的火焰,大自然真是个神奇的画家”,他们凭借对色彩的敏锐捕捉和对自然之美的洞察力,展现出对美的初步感知和对自然之美的洞察力,能让他们更加热爱大自然,发现身边隐藏的美好。
2.观察力:微观世界的“福尔摩斯”
“这只蚂蚁怎么突然掉头了,是发现危险了吗?”“它们排着队,一只跟着一只,好像有某种信号在指引它们”。他们追踪着蚂蚁的动态变化,试图理解其中的规律和奥秘,这种对动态事物的追踪观察,能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对事物发展过程的洞察力。
3.想象力:平行宇宙的造物主
“我画的是太空城堡,里面有会飞的汽车,还有能说话的星星”“这是太空飞船,它能带我去宇宙探索其他星球”。他们用想象力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奇幻世界,让平凡的物品在想象中变得神奇无比。
4.思维力:小脑袋里的“十万个为什么”
搭建废纸盒房子时,孩子会思考“为什么这个纸盒房子总是倒?是不是底座不够稳,我要多加几个纸盒做支撑”。他们在玩耍中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尝试通过改变某些因素来解决问题,这种因果逻辑思考能力是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
5.决策力:独立王国的小国王
搭建废纸盒房子时, “这个纸盒太大,用来做房子主体,这个小的可以做窗户”“这个纸盒有点软,不太适合做屋顶,我再找找有没有更硬的”。这种在资源选择过程中的决策能力,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管理资源,做出明智的选择。
6.专注力:屏蔽世界的“结界大师”
观察蚂蚁搬家时,外界的干扰都无法将他们从这种状态中拉出来。这种沉浸式的专注力会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
7.耐心与毅力:坚持就是超能力
搭建废纸盒房子时,房子可能会因为结构不稳定而倒塌,但孩子会重新开始,“没关系,我再加固一下底座,一定能搭好”。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展现出坚定的耐心和毅力,不断尝试,直到达到自己的目标。
8.社交能力
在与小伙伴的合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意见不合或冲突。比如,在搭建纸盒房子时,孩子和小伙伴可能会对房子的设计产生分歧,“我觉得应该把房子建成圆形的,这样更可爱”“我觉得方形的好,更稳固”。这时,他们会尝试通过沟通、协商来解决问题,“那我们先把两种方案都试试,看看哪个效果更好”“我们可以把圆形和方形结合起来,既有可爱的感觉,又比较稳固”。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理解他人、包容差异,提高了自己的社交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给父母的启示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言:“被允许‘浪费时间’的童年,才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童年从来都不是成年生活的预备课,每个自由探索的当下,都是生命最本真的模样。
作为父母,我们无需为孩子规划好每一步道路,也不必将他们的时间填满“有意义”的安排。相反,我们可以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与信任,允许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去发现、去创造、去感受。因为,那些看似“浪费时间”的时光,实则是孩子成长中最宝贵的财富,是奠定他们一生幸福与成功的基石。让我们守护这份纯粹的探索欲,静待思维的种子破土成林,绽放出绚烂的生命之花。
BoBo psychology
作者简介